发布日期:2021-09-13 浏览次数:329
1、编制依据
1.1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(GB50168-2006)
1.2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(线路部分)
2、编制目的
为了确保电缆终端制作的质量,保证施工工期,保证施要过程中人员及设备的安全,特制定本方案。
3、主要工作量
电缆头制作部分:变压器高压侧24个,环网柜侧24个。
电缆安装:24根(变压器高压侧与环网柜连接)。
4、施工准备
4.1施工人员4人,施工组长:李雄运
4.2施工材料
序号 | 材料名称 | 单位 | 用量 |
1 | 动力电缆ZC-YJV-8.7/15KV-120mm² | 米 | 120 |
2 | 电缆附件120mm² | 个 | 24 |
3 | 电缆鼻子120mm² | 个 | 24 |
4.3施工设备
液压设备、模具、剥线钳
4.4技术准备
4.4.1进行现场勘查。
4.4.2检查电缆型号规格、电缆附件与电缆鼻子
5、施工方法
5.1技术措施
5.1.1电缆终端及接头制作时,应严格遵守制作工艺规程;
5.1.2在室外制做10kV电缆终端与接头时,其空气相对湿主宜为70%及以下;
5.1.3电缆终端与接头应符合下列要求:
5.1.3.1结构应简单、紧凑,便于安装;
5.1.3.2所用材料、部件应符合技术要求;
5.1.3.3 10kV电缆终端与接头主要性能应符合《额定电压1kV(Um=1.2kV)至35kV(Um=40.5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》GB12706.1~12706.4及有关其它产品标准的规定。
5.1.4采用的附加绝缘材料除电气性能应满足要求处,尚应与电缆本体绝缘具有相容性。两种材料的硬度、膨胀系数、抗张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等物理性能指标应接近。
5.1.5电缆线芯连接金具,应采用符合标无用功的连接管和接线端子,其内径应与电缆线芯紧密配合,间隙不应过大,截面宜为线芯截面的1.2~1.5倍。采用压接时,压接钳和模具应符合规格要求。
5.1.6制作电缆终端和接头前,应熟悉安装工艺资料,做好检查,并符合下列要求:
5.1.7电缆绝缘状况良好,无良潮;
5.1.8附近件规格应与电缆一致;零部件应齐全无损伤;绝缘材料不得受潮;密封材料不得失效。壳体结构附件应预先组装,清洁内壁;结构尺寸符合要求。
5.1.9施工用机具齐全,便于操作,状况清洁,消耗材料齐备,清洁塑料绝缘表面的溶剂宜遵循工艺导则准备。
5.1.10电力电缆接地线应采用铜绞线或镀锡铜编织线。
5.1.11电缆终终与电装置的连接,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《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》GBJ149的有关规定。
5.2安装要求
5.2.1制作电缆终端与接头,从剥切电缆开始应连续操作直至完成,缩短绝缘暴露时间。剥切电缆时不应损伤线芯和保留的绝缘层。附加绝缘的包绕、装配、冷缩等应清洁。
5.2.2电缆终端和接头应采用加强绝缘、密封防潮、机械保护等措施。
5.2.3电缆线芯连接时,应除去线芯的连接管内壁油污及氧化层。压接模具到金具应配合恰当。压缩比应符合要求。压接后应将端子或连接管上的凸痕修理光滑,不得残留毛刺。
5.2.4三芯电力电缆终端处的金属护层必须接地良好;单芯电力电缆金属护支接地应符合设计要求。
5.2.5装配、组合电缆终端和接头时,各部件间的配合或搭接处必须采以堵漏、防潮和密封措施。塑料电缆宜采用自粘带、粘胶带、胶粘剂(热熔胶)等方式密封;塑料护套表面应打毛,粘接表面应用溶剂除去油污,粘接应良好。
5.2.6电缆终端上应有明显的相色标志,且应与系统的相位一致。
5.3安全措施
5.3.1进入现场的工作员必须熟悉《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》中的有关规定。
6、技术工艺
6.1查看电缆头材料是否符合设的电缆型号。
6.2检查电缆、校线
6.2.1根据图纸检查电缆型号是否符合设计。
6.2.2测量电缆的绝缘电阻应正常。
6.2.3校线以核实电缆接线位置与设计是否相符。
6.3高压电缆头制作
6.3.1熟悉电缆终端头附件厂家的工艺流程及标准、并严格执行。
6.3.2电缆固定必须牢固,且不得使接线体受力。
6.3.3按照设计要求截取尺寸,并要考虑设备的实际情况。
6.3.4根据连接所需长度,剥除外护层,切去填充物、分开线芯。焊上铜屏蔽接地线,且焊接牢靠,导通良好。
6.3.5彻底清除多余半导体屏蔽层。施工时不得损伤绝缘层,并用专用清洁剂擦拭。
6.3.6套上应力管。
6.3.7按端子孔深再加5mm的长度,将线芯末端的绝缘层剥除,采用整体围压法,压接模具要符合线鼻子规格要求,压接要紧密可靠。压接后接线鼻子应平滑无毛刺或尖角。
6.3.8套上绝缘管,核相后套上相色标志管。
7、施工进度计划及说明
一切准备工作完成,获得批准后,即进行施工。施工计划三天完成。
8、安全注意事项及文明施工
8.1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,按相关要求正确着装。
8.2施工人员应注意见周围环境,以防止在交叉作业情况下,受到意处伤害。
8.3剥切电缆时要带好手套以防止划伤。
8.4电缆接时要先接设备端,后接电源端。
8.5施工要作到工完料净场地清。
9、附表(危害辨识)
序号 | 作业活动 | 危险因素 | 可能导致的事故 |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 | 危险级别 | 现有控制措施 | |||
L | E | C | D | ||||||
1 | 机械操作 | 机械伤害 | 人员伤害 | 3 | 2 | 7 | 42 | 2 | 机械操作须有证人员操作且安全防护用品齐全 |
2 | 用电设备 | 电源线破损 | 人员伤害 | 1 | 6 | 3 | 18 | 1 | 严禁使用、专人检晒、使用临时用电作业票 |
3 | 用电设备 | 非电工接引设备 | 人员伤害 | 6 | 1 | 15 | 90 | 3 | 非电工严重禁接引设备、使用临时用电作业票 |
4 | 现场施工 | 未工完、料净、场地清 | 火灾、人员伤害 | 6 | 1 | 15 | 90 | 3 | 下班前检查 |
5 | 现场施工 | 现场吸烟 | 引起火灾 | 3 | 6 | 7 | 84 | 3 | 杜绝现场吸烟 |
截屏,微信识别二维码
微信号:13827732332
(点击复制微信号加好友)